电话:021-68160507
传真:021-68160512
基地:南通市如东县掘港街道国信南路9号
电话:0513-84185999
传真:0513-86911887
邮箱:qhhb@qianhan.com.cn
二、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
(四)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。
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路线、基本方略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,深入践行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重要理念,统筹推进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,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深化改革、全面依法治国、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,坚定不移贯彻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面向全球、面向未来,对标国际最高标准、最好水平,勇于挑最重的担子、啃最硬的骨头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、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,以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和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为战略牵引,以强化“四大功能”、深化“五个中心”建设、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、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,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扩大高水平开放为根本动力,统筹发展和安全,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,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(五)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。
—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。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,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作用,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,加快把党的政治优势、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、治理优势。
—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坚持共同富裕方向,自觉践行人民城市建设重要理念,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,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,把依靠人民、造福人民、植根人民化为切实行动,激发全市人民创新创业创造的伟力、共建共治共享的动力,促进社会公平,增进民生福祉,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——坚持新发展理念。强化“四个论英雄”发展导向,加快推动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在提升城市经济密度、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上下功夫,在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上下功夫,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,加快实现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续、更为安全的发展。
——坚持以落实国家战略为牵引。着眼于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,以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、“三大任务、一大平台”为载体,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,全面强化“四大功能”,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,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,在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中增强城市影响力和话语权。
——坚持深化改革开放。坚定不移吃改革饭、走开放路、打创新牌,发挥开路先锋、示范引领、突破攻坚作用,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、产业发展的全链条、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来谋划设计改革,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,大力推动经济社会管理权向基层放权赋能,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、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,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,更好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。
——坚持遵循超大城市发展规律。把牢人民城市根本属性,按照“城市是生命体、有机体”的要求,坚持系统思维,统筹空间、规模、产业结构,协调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和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等各个方面,发挥好各方力量,探索具有中国特色、体现时代特征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,着力打造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城市样本。
(六)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。
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,综合考量全市发展实际,到二〇二五年,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取得显著成果,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重大进展,国际经济、金融、贸易、航运、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迈上新台阶,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,谱写出新时代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的新篇章。
乾瀚环保整理编辑,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处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