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021-68160507
传真:021-68160512
基地:南通市如东县掘港街道国信南路9号
电话:0513-84185999
传真:0513-86911887
邮箱:qhhb@qianhan.com.cn
大力推动钢铁、石化等重点行业智能化、绿色化升级,加快桃浦、南大、吴淞、高桥、吴泾、金山滨海等重点区域转型发展,积极探索内涵式、集约型、绿色化高质量土地利用模式。优先将节能环保产业做大做强,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,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,加快培育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新增长点,延展绿色经济产业链。在公共领域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,推进充电桩、换电站、加氢站建设,倡导低碳绿色出行,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绿色交通体系。
(二十三)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。
以协同推进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和碳排放达峰为核心,以能源、产业、交通领域为重点,深化推进PM2.5与臭氧协同控制,深入实施移动源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,加大对挥发性有机物等非传统污染物防控力度,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碳。系统推进水生态治理与修复,加快补齐污水污泥收集和处理处置、初期雨水调蓄等短板,启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,加大水源地建设保护力度,加强海洋生态修复与保护。落实农田土壤分类管理体系,加强建设用地的土壤风险管控。以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为目标,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,强化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协同安全处置和循环利用。
(二十四)加快推进生态惠民工程。
精心规划建设“一江一河”沿岸公共空间和设施,实现岸线贯通与功能提升同步推进,把更多“工业锈带”变成“生活秀带”“发展绣带”。实施千座公园计划,大力推进“口袋公园”建设,持续完善城乡公园布局,让更多市民出门见绿。精心办好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。加强长江口、杭州湾北岸、黄浦江上游等重要湿地以及近岸海域保护和修复,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,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。
(二十五)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现代化体制机制。
推进绿色法规、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,健全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管理制度,提升生态环境系统监测监控和智慧管理能力,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水平,实现各类环境问题及时发现、妥善处置、有效修复。完善多元化生态环保投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,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排污权市场,鼓励绿色基金、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、绿色保险等金融政策创新,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。坚决贯彻长江经济带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方针,深化完善全方位的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,加强流域污染联防联控。
八、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,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
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统筹抓好底线民生、基本民生、质量民生,有效扩大多领域、多层次公共服务供给,扎实推动共同富裕,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,让人民生活更有品质、更有尊严、更加幸福。
(二十六)提高人民收入水平。
推进体现效率、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。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,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,促进工资合理增长。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,完善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分配政策,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,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。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。健全以税收、社会保障、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,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,扩大中等收入群体,调节过高收入,取缔非法收入,发展慈善事业,推动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,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。
(二十七)实现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。
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、培育壮大新业态灵活就业机制,提高就业供给质量。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,多渠道帮助和引导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农民工、返乡人员实现就业创业,帮扶残疾人、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,积极防范、有效应对大规模裁员和失业的风险隐患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,推进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、新型学徒制和新技能培训,促进劳动者提升素质、体面劳动、全面发展。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,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,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。高水平办好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。
乾瀚环保整理编辑,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处理!